首页 | 基本信息 | 招生考试 | 财务资产 | 人事师资 | 教学质量 | 学生管理 | 学风建设 | 学位学科 | 交流合作 | 其他信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基本信息>>教代会制度与报告>>正文
 
校长工作报告
2014-10-31 08:31  

匡海学

201431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学校委托,向各位代表报告2013年工作情况及2014年工作任务,请大会审议。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建设目标,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强大动力,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好地完成了2013年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坚持育人为本,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显著。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获得省第七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全国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2人;省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受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其中中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成为我省唯一获聘教育部教指委主任委员的本科院校。

学科专业建设得到加强。新增中药制药和医药信息工程2个专业,社会工作和中药制药2个专业开始招生。获得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535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个,第二层次培养对象4个,新增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个。完成校级重点学科的初评工作,开展首届特色教材遴选工作,评出校级特色教材7门、立项建设特色教材9门。完成8门国家级精品课的视频录制工作,入选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5人。

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启动临床实训中心扩建工程,制定二校区3号楼临床实训中心改建方案,正在施工建设。完成61家临床实习基地的分类管理工作,新增1所教学医院,1所实习医院。着力提升毕业生临床动手能力,在2009级针灸推拿学专业,试点进行实习准入机制。学生获得第三届全国中医药院校“天堰挑战杯创意大赛”一等奖1项。

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实现新突破。完成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工作,新增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目前学校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到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加到36个。形成中医药博士生培养质量标准讨论稿,实施全科医学硕士培养方案。新增河北以岭药业集团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与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市骨伤医院合作建立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被评为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基地。

招生和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在我省首次实施平行志愿录取的模式下共完成本科招生2543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超计划录取172人。省内一批次理工类最低录取分数在省属高校排名第二,文史类排名第三。巩固、开拓就业市场,首次以实习带就业的形式,向4家实习就业基地选派毕业生37名。举办招聘会80余场次提供岗位12000多个。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67%,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成人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不断拓宽办学领域,开办各类专业培训教育项目,办学效益稳中有增,年办学收入达2272万元。

(二)提升创新能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科研立项稳中有进。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6项,获得资助经费2428.84万元。国家自然基金立项23项,其中面上项目14项,青年基金9项,总经费1190万元,项目数量及经费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55,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8项。新增省教育厅和哈尔滨市科技创新团队各1,学校“中医药博物馆”和佳木斯学院“中医养生保健实验室”获批省级科普基地。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通过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复检,成为我省唯一的GLP实验室认证单位。启动了校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评出校级重点实验室6个,校级工程中心1个,校级创新团队6个。成立中药基础与应用、中药新药研发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2项,获得省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期研发培育项目1个。

学术交流不断扩大。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的国家973计划项目,正式启动并完成年度总结。举办世中联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次。组织师生赴俄罗斯参加了“第十届中俄生物医药论坛”,举办高端学术论坛“龙江中医讲坛”8讲。

(三)优化师资结构,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下拨专项资金744万元,完成对各层次支持人选年度考核。获得第十一届省青年科技标兵2人、青年科技奖2人;第十一届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奖2人。

继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向孔子学院选派教师、国内外访问学者等方式,派出教师进修学习183人。完成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205人。增聘“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续聘“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续聘学校客座教授1人。荣获全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1个;全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9人。

(四)树立优质品牌,医疗工作取得新突破

附属一院顺利通过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一期业务建设阶段验收。中医临床研究楼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外科楼和医技楼的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新增床位至1500张,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新增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专业7个,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评估。临床重点专科数量由原来的2个增至4个,成为全省中医医院专科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医疗单位,门诊患者突破86.2万人次,实现业务收入5.47亿元。

附属二院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投资1895万元建成跃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正在进行呼兰区二门诊建设审批手续和装修改造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工程建设目标管理,稳步推进哈南分院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针灸、推拿、康复诊疗技术的龙头作用,加强中医优势病种建设,实现业务收入2.99亿元。

基础医学院国医堂发展势头良好。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并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基础课教师的临床实践搭建了平台。

(五)扩大开放办学,对外合作交流持续拓展

学校中医药博物馆及中医药文化研修与体验基地场馆设计和装饰工程的招标工作均已完成并开工建设。申报“体验中心建设”、“中医药文化国际推广教材研发”、“体验中医汉语教材研发”等3个项目获得国家汉办资助经费568.9万元。孔子学院影响力不断提升,连续五年荣获教育部、国家汉办“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对外交流更加活跃,接待国外来访团组9个,与阿穆尔国立医学院签署互派学生交流等国际合作协议3项。

(六)科学规范管理,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加强财务管理。开通教职工工资、津贴、报销和科研经费信息网上查询系统。严格控制并显著减少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款出国出差和办公经费支出。

后勤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加强成本核算管理,水电煤等能耗进一步下降。不断提高教职工食堂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出了自助午餐。完成水、电、暖、房等大中修工程30余项。栽花4万余株,补栽绿篱400余米,美化了校园环境。

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探索书目采购模式全年采购图书1.5万种计8.4万册,超额完成采购计划40%。数字化信息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引入自习座位管理系统,提高自习区座位的使用率。

校友和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稳步推进。新增沈阳校友会和马来西亚校友会,进一步完善校友联络机制,首次开展校友班级理事聘任工作,聘任校友班级理事52名。教育发展基金会顺利通过年检,本年度累计接收捐款155万元。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一卡通”硬件和软件平台建设,实现图书借阅系统、通道系统与一卡通系统的整合对接。完成大学视觉形象识别体系设计工作,制定下发《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手册》和管理办法。

教职工待遇不断提高。对教职工津贴进行了相应调整,重点提高了科级和中级以下干部教师及工勤人员的津贴标准。完成教职工体检,组织教职工暑期休养观光,开展丰富的教职工文体娱乐活动,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深入推进。加快配备校园安全技防设施,完成监控外网建设和摄像头安装工作。加强校园治安防范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七)改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学校新校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哈南校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各项审批手续,待省发改委批复后开工建设。哈南校区一期建设项目总量约为21000平方米,投资9000万元。启动了校园总体布局规划工作,完成综合楼消防验收、校园地下管网的勘探和房屋数据录入的前期工作。完成留学生公寓和工农兵小学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完成学校体育场建设和地下篮球馆防滑地板的铺设工作。440 m2学生新浴池也于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八)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校20个基层党组织、3197名党员参加了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各级领导班子认真查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抓整改、促落实,圆满完成了各环节的工作任务。到目前为止,查摆出的81项问题、151个小问题中,完成整改落实已占76%,在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突出问题、规范公务接待、治理公务用车、清理超标准用房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教育实践活动群众满意度达到99.05%。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通过推荐、竞岗、考核等程序,顺利完成新一届处级干部聘任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处级干部知识和年龄结构,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干部比重明显增加。创新处级干部培训形式,尝试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培训。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制定我校《20132017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划实施细则》,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查工作。加强审计工作,全年完成审计项目111项,审减资金36.64万元。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以“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学风校风、感恩诚信、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教育。完善学生信息平台建设,学生事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服务性进一步提高。积极拓宽资助渠道,为3666名学生发放国家奖助学金1027.45万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获得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获得全省青年“五四”奖章1人。

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完成国家级文明单位申报工作调研,开展了20112012年文明单位考评表彰工作。充分发挥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开展新农村帮建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获得全省 “三育人”先进集体1个, “三育人”先进工作者3名。学校工会荣获“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荣誉称号。

民主政治建设富有成效。坚持定期向党外人事通报学校重大事项,支持民主党派深入开展工作。按时召开校、院两级教代会,认真做好提案征集和答复工作,切实解决师生员工关注的突出问题。满足离退休干部文化生活需要,组建各类老年协会7个,为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搭建平台。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3年学校事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学校党委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化改革,励精图治的结果;是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校党委、行政向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诸如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还需要加大,办学特色还需要进一步突出;人才队伍建设任务依然艰巨,高层次领军人物缺乏,引进、培养和施展人才的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办学经费有限,资金筹措还比较困难;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等等。上述这些问题和困难,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思考,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任务

2014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以庆祝建校6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实现创建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宏伟目标奠定基础。

(一)加强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各专业学生的修业指南,侧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加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深入推进课程及其考核、评价方式改革,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制定阶段性考核和毕业考核标准,在临床各专业全面推行OSCE考核方式。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公开视频课程建设,努力打造一批校级、省级精品课共享资源。修订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为中心,探讨建立中医临床类专业“5+3”培养模式。完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推进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试点工作。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务管理平台建设,开展网上评教、评学工作。加强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更新多媒体设备,完成讨论课教室。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完成学校临床实训中心和中医药博物馆建设。

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对目前基础条件薄弱,但发展前景良好的弱小学科,也要予以关注并给予支持。深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开展新办专业论证,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特别是新专业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新增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将师承制教育纳入到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加强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以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和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加大研究生学术交流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支持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推进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提升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继续做好招生与就业工作。稳定招生规模,统筹做好招生计划编制工作,根据生源数量和质量,相应调整招生计划,提高生源质量。拓宽就业市场,增强就业能力,实现就业数量与质量双丰收。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校友信息库,扎实推进各地校友会建设进程。开展用人单位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工作。

大力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在保证成人教育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在医疗保健、健康产业、卫生服务需求上寻求新突破,继续成为学校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办学。积极筹备成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做好开设中药学专业本科班的各项准备。积极组织参加教育部海外教育展和“留动中国”留学生活动,努力提升我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争取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北美通识教育”教改项目招生资格院校,全面提高留学生数量和生源质量。完成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研修与体验基地建设工作。

(二)强化科研平台体系建设,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在重大项目的立项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获得方面要取得新成绩。争取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年度科研经费达到2000万元以上。力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不断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规范公平的科研运行模式和绩效评价机制,组织召开第四次科技工作会议。稳步推进现有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争取再建临床协同创新中心12个,完成黑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工作。

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各级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平台及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转化医学中心的职能,提升成果转化能力,争取签订成果转化协议1-2项,技术服务转让协议3-5项。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职能,建立适应GLP实验室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中医药研究院绩效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估机制。

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组织和引导作用,筹备召开第十一届中俄生物医药论坛。办好“龙江中医讲坛”和全国第三次中医四大经典培训班。

(三)深入拓展医院发展空间,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着力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入促进教、医、研三者的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师资队伍。明确全科医生临床教学职责和临床教学基地的管理责任,加快推进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中医药服务由医疗为主向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拓展,努力实现服务网络由单一的医疗服务体系发展为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服务两大体系的历史转变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积极探索体现中医医院特点、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中医医院管理、中医药特色优势评价制度和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后勤、财务的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增强医院综合竞争实力。附属一院要做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二期滚动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在完成新楼使用和旧楼改造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旧病区的功能改造及庭院整体规划工作。附属二院要全面启动跃进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积极完善其医疗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道里区一门诊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呼兰区二门诊的项目审批和装修改造工作。积极稳妥做好哈南分院建设,完成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门诊医技综合楼、老年爱心养护康复中心的土建工程。

(四)全面启动省部共建项目,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省部共建是国家支持地方特色高校加快发展的重大政策,是地方高校面临的难得发展机遇。要全面推进省部共建工作,组建省部共建工作办公室,在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共建工作的推进方案和工作措施,找准省部共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确定重点工作内容。探索建立省部共建协作机制,加强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黑龙江省政府的联系,积极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争早日完成我校省部共建项目的立项和申报工作。

() 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发展中心职能作用,通过开展教学示范课、案例分析研讨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快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管理,优化培养模式,逐步加大教师派出学习规模。

完善创新人才的管理与考核。不断完善创新人才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加强对各层次优秀创新人才支持人选的中期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做好优秀创新人才支持人选二期遴选准备工作。探索完善以业绩和贡献为依据,品德、知识、能力相结合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 努力构建大德育体系,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整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部、团委和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动机制,强化“育人平台”功能,形成资源有效配置、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学生工作新格局。

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以贯彻中办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契机,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活动,着力深化对“三个倡导”的认知认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优化学生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学生的课堂和日常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院校自身特点的学生管理服务体系,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开展“诚信感恩、自励自强、修身立德”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加强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增加大学生活动室数量。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各学院、班级、寝室四级心理教育网络体系的作用,建立预警机制,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系统。建立健全学生心理信息档案和需重点关注学生的追踪服务档案,加强心理干预和团体训练,做到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 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积极做好校庆60周年的筹备工作。以校庆60周年为契机,通过制作校庆专题网站和学校电视专题片,编印校庆专刊和纪念画册,组织编写《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史(1954-2014年)》、《教育教学成果汇编》、《科技成果汇编》,充分展示我校6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凝聚力量,激励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努力建设高水平中医药大学。

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哈南校区一期建设工作,做好学校俱乐部、校园庭院维修和改造工作,完成留学生公寓和原工农兵小学的改造工程。完成校园总体布局规划完成数字化地下管网、房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和全校技防安全设施建设工作。

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主干网络建设,更新设备,开通网络备用线路。全面推行校园一卡通的使用,制定完善的一卡通管理制度。继续做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推动图书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加强后勤服务工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展爱心服务平台,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 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引导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继续抓好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启动新一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的立项工作。

继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防止反弹,定期开展整改落实情况检查,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见成效。进一步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着力抓好落实,要依制度用权、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使各项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做好处级干部的年度考核和试用期满考核工作。以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执行能力为重点,创新干部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加强文明单位建设专项档案管理工作,筹备申报全国文明单位。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加强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推广应用,完善校园建筑物和相关道路的命名工作。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成现代大学章程制定工作,召开校五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办好职工课堂,加强教工之家和职工书屋建设,开展校务公开工作检查评估。加强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积极改善老干部活动条件。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一年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让我们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团结一心,求真务实,为把我校建成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邮编:150040

技术支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